2005年10月24日 星期一

制約與習慣

制約分兩種,( 和感冒膠囊一樣 XD )
一是古典制約,
另一是操作制約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古典制約】—反應行為,是順應環境的反應。

如果有兩個東西在時間或空間上經常伴隨著出現,
那麼我們就會將它們連結在一起,
譬如說~
看到漢堡就想到薯條,
是因為兩者經常一起出現的緣故。

【操作制約】—則是決定於其本身對環境適應的結果;
是受其外在因素控制,沒有自由的,即環境決定論。

多加了個體的主動性,
譬如說~
你會想吃漢堡,
是因為你曾經吃過,
並且你知道它狠好吃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從前,
我很喜歡用「制約」理論
來描述 / 形容我對另一方相處上的依賴。
但從來沒有過,
在我尚未提「制約」兩字之前,
被他人搶先跟我提。

從來我也沒想過:
原來主動的「去制約」,
與被動的「被制約」,
兩者一樣的弔詭。

到底是小王子被狐狸制約了?
還是小王子和狐狸互相被彼此制約呢?

先撇開以行為模式來印證「制約」,
就「感情」方面,
我也疑惑:
「制約」與「習慣」的分界究竟是怎樣分別?

對我而言
似乎有些模糊不清
兩者一樣是超級弔詭的。

譬如說~
同一個時間上網,
是「制約」還是「習慣」?
是「習慣」吧!
不過要是上線是為了找某人
那就是「制約」了!

又譬如說~
你不是愛他,
而只是耐不住寂寞,
或許,認識他之後,
你習慣有人陪你吃飯、或看電影,
你只是喜歡上「有人陪」的「習慣」罷了!

感情不也是種制約?
當毫無理性的讓自己被制約卻不自覺,
到底,
是被「人」「制約」?
還是被「習慣」「制約」?

姑且不管是古典還是操作,
這兩種畢竟是學習理論,
所以「學習」還是有別於「習慣」的吧?
要不然就不應該是「學習理論」而應該是「習慣理論」了。




沒有留言: